活動時間:104年8月20日(星期四)晚上19:00至21:00
活動地點:四十四坎主街,采吉軒門口(哈密街103號)
以初步訪談過之商圈店家為主要參與對象,透過店家與團隊的對談,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參與人數,有簽到者共計8人參與,其中除了在地店家外,臺北市大龍峒人文商圈發展促進會何秉鴻理事長也蒞臨參與討論。
考量各店家休息時間不一,活動地點選擇在四十四坎主街上,同時可吸引周邊鄰居、住戶加入討論,鄰近店家也可自行配合營業時間隨時加入討論,活動中也安排工作人員提要討論議題及先前其他與會者所提出的意見,以便於讓中途加入的店家、住戶,可以快速參與討論。
活動當日的過程中,歸納出有關大龍峒商圈之優勢、課題以及後續行動建議等三個方向的意見,與會者對於如何營造商圈特色有許多的想法,也引起熱烈的回應。意見紀錄如下:
(一)商圈優勢
■ 主要景點:保安宮、孔廟、樹人書院。
■ 四十四坎主街街道環境整齊、美觀。
■ 街道寬度夠寬。
■ 道路環境卸貨、送貨方便。
■ 房租相較於臺北市其他地區較為低廉。
■ 環境寧靜。
■ 有觀察到客人,平時經過會進來看看,假日就會帶家人朋友一起來。
(二)商圈課題
■ 晚上較暗,8點過後,就很少店家有營業了。
■ 商圈缺乏年輕人聚集的地方,沒有活力,年輕人都喜歡喝咖啡。
■ 房屋老舊收損,沒人整理。
■ 附近缺乏大型運動中心或運動公園。
■ 統一招牌不好看、不耐用。
■ 商店太少,沒有具吸引力的特色,人家不來開店。
(三)商圈行動建議
■ 一定要找出在地特色。
■ 建議可以從地名「大龍峒」、「大浪泵」由來做發想。
■ 建議以「龍」為主題,可以吸引外國觀光客,打造「龍的社區」。
■ 延續「四十四坎」的地名、火獅祭儀以及大龍峒金獅團,建議以「四十四隻石獅子」為主題,每隻獅子有各自代表的意義。
■ 可以配合孔廟特色,做Q版公仔孔子72個弟子,融入歷史故事、文化教育功能。
■ 建議可以彩繪店家故事。
■ 建議拍攝微電影。
■ 建議做文化導覽。
■ 彩繪的範圍規模要大,才能吸引人。
■ 彩繪的範圍,建議可考慮鐵門、地面、柱子等。
■ 公共空間改造可能會面臨到經費、路權等問題。
■ 商圈行動也應該考量二樓以上住戶的意見與居住品質
■ 可以分年度設置,配合設計相關學校,去徵選設計。
■ 要創造吸引人的特色,自然可以吸引人來開店。
■ 利用網路行銷。
■ 建議由台灣創意人才設計。
■ 不贊成徒步區。
■ 可以熱鬧、不要混亂,不希望變成夜市,不要擺攤。
■ 要有藝術性、文創的店家。
■ 文史的認識(成立傳藝社區),例如:情人巷。
■ 建議要有案例作參考,不要只有內部的想法。
(四)結論
綜合以上,四十四坎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做為賣點,難以吸引特色店家進駐,店家數量少,以致無法將保安宮、孔廟的參訪遊客延續至四十四坎。各店家也提出了許多商圈特色營造的構想,除了呈現媒材、手法有不同的意見之外,對於主題的意見也相當分歧。
另外,店家與住戶也點出了商圈寧靜的優點,希望商業發展的同時,希望可以熱鬧起來,但不希望造成混亂、擺攤、徒步區等,顯見店家與住戶對於生活環境品質的重視,故在促進商業消費的同時,如何兼顧住戶的居住需求,也是外來的一大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